“對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未來,一方面需要進一步發揮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會議發言環節,他還詳細介紹了智慧教育區域解決方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和蚌埠市的落地案例。吳小如說:“從青島西海岸新區和蚌埠市的兩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因為當地政府非常重視,首先,它可以為在線教育創造良好的基礎環境,其次,它可以進行教育管理和支持相關系統。”
“對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未來,一方面需要進一步發揮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智能教育需要更好地規范。因為學生會在不同的場景下學習,他們背后的數據需要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可能會涉及到學生的隱私和各種數據的安全性。”
12月11日,在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數據大會上,HKUST飛輪價值總裁吳小如暢談疫情以來人工智能教育的變化,以及未來需要突破的問題。在會議發言環節,他還詳細介紹了智慧教育區域解決方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和蚌埠市的落地案例。
數據顯示,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BSS138LT1G創新教育已覆蓋全國100多所學校。同時,基于學生深度畫像等核心技術的突破,科大訊飛推出了智慧教育的區域解決方案,包括一個人工智能教育超腦、三大教育平臺、五大教育場景和N場景應用。
吳小如表示,今年的疫情對智能教育行業產生了積極影響。疫情之前,大家對網絡教學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很多學校和老師都不愿意用,也不會用,但是疫情迫使老師學會了用。
“疫情期間,很多學校都做了網絡教學。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學校的教師、校長和當地教育部門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意識到在線教育是離線教育的重要補充,這也是我與許多專家和政府領導人溝通時的共識,”吳小如告訴經濟觀察網。
延伸,吳小如認為,在線教育不是一個臨時措施,但將成為一個正常的事情。目前各路勢力也在行動。在學校和老師層面,有的老師會錄制一些小的、微的視頻,讓學生回家后在網上回答問題。一些學校開始為優質教師提供單元班,從而覆蓋整個群體。班級學生;當地政府已經采取了行動。
對于地方政府在智能教育方面所做努力的具體案例,吳小如在會議主旨發言中介紹,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了“智能教育指導中心”。目前,已有200多萬名教師接受了信息技術培訓,積累了62萬冊。準備從書本到課堂的教學資源;共準備講座46萬余場,安排作業838萬余份,達到正常使用;教師在智慧教育方面獲得了23個國家級獎項。蚌埠市也實現了全市統一建設,通過智慧學校建設工程促進了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吳小如說:“從青島西海岸新區和蚌埠市的兩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因為當地政府非常重視,首先,它可以為在線教育創造良好的基礎環境,其次,它可以進行教育管理和支持相關系統。”。
至于智能教育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吳小如認為仍有必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充分發揮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是信息技術應用中最困難的領域。比如訊飛在公式、中英文手寫字符的識別上可以達到非常高的準確率,但是在一個學生的學習行為中有更多更深層次的方面。比如學生學習思路中斷,機器解決這個問題還是有困難。因此,行業內的認知智能技術仍然需要不斷的突破。
另一方面,對于學校和地方政府來說,未來的教育需要有更好的標準。因為學生會在不同的場景下學習,他們背后的數據需要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整合,這可能涉及到學生的隱私和各種數據的安全。
專業IC領域供求交易平臺:提供全面的IC Datasheet資料和資訊,Datasheet 1000萬數據,IC品牌1000多家。